总想讨好别人是“讨好型人格”吗?看专家怎么说

专家科普

专家科普

次阅读 2025-02-20

  事实上,心理学界并没有“讨好型人格★”这一说法。无论是人格的八种类型还是五大人格特质理论,都没有★“讨好型人格”的分类。这个名称更像是一种便于理解的比喻,而非真正的人格类型★。

  ★“讨好型人格”形成的原因有很多,大部分和成长经历有关,包括原生家庭没有得到过★“无条件的爱”,缺乏鼓励和认同★,个性自卑,缺乏安全感,或在人际交往中遭遇伤害、被人欺负或被孤立过等。

  ①过分敏感:对他人的言行★、情绪极为敏感★,能敏锐觉察他人的心理需求,甚至过度解读,做事谨小慎微。

  生活中有些人有这样一种心理★,面对别人时,总是想着去讨好对方。他们常常委屈自己来迎合他人,害怕自己的需求或想法与他人冲突★,所以极力压抑自己的想法★。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★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★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★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  ③不懂得适时拒绝: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,淡化或压抑自己的需求,从不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。

  ②极度自卑★,缺乏自我认同★:对自己缺乏客观认知★,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,害怕失败和被否定★,缺乏自信★,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。

  提高自我认同,接纳内心真实的自己,慢慢改变不良的认知模式,学会将认同感的来源从外部转移到内部,建立自己的审视标准★,关注自己的优势;遇事多考虑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★,理性分析★,学会简短精炼地表达拒绝。

  人格:包括人的气质和性格。既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,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,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、情感和行为★。

  声明★:本材料仅供疾病认知教育使用,无意提供任何医疗建议或推荐具体治疗方案,与您个体疾病状况有关的任何治疗方案或其他医疗相关问题,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。

  ★“讨好型”的概念多见于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。萨提亚人际沟通理论将沟通方式分为五种★,即指责型、讨好型★、超理智型、打岔型、表里一致型。★“讨好型人格”并未被纳入人格障碍诊断体系★,更倾向于一种社交行为模式,而非人格障碍。